贸易战缓和:进口商抢货潮美国港口面临新考验

贸易战阴霾暂晴:关税降幅引发进口商“抢货潮”

全球航运业迎来短暂喘息时刻,但反复无常的贸易政策仍笼罩着供应链

美中贸易战最新发展给全球货运企业带来了两极效应。受特朗普政府下调对中国商品关税的影响,众多进口商开始加急采购货物,试图在“窗口期”内获得更优惠的价格,这导致了美国港口和航运公司面临着新的挑战。

玩具公司Basic,Fun首席执行官杰伊·福尔曼就是这样的例子。此前他因担忧高额关税而暂停从中国发货,如今随着关税降至30%,他立即向供应商发出指令,紧急提货并预订集装箱舱位,准备将积压的玩具运回美国。

其他进口商也紧随其后,预计未来几个月内会有大量货物涌入美国。尽管物流专家表示全球航运公司和美国港口暂时能够应对这种激增的货量,但他们警告称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正在给全球货运企业带来巨大压力,持续的混乱会让供应链合作伙伴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荷兰国际集团负责运输、物流和汽车领域的高级经济学家里科·卢曼表示:“90天的‘停战’协议只是暂时缓解了局势,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将继续给全球货运企业带来巨大压力。”

尽管美国政府承诺在90天内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但如果谈判破裂,关税可能会再次提高。一些进口商为了规避风险,可能选择推迟从中国采购商品,等待未来进一步降低关税。而那些在接下来的90天内考虑加急进口货物的进口商,还必须确定中国的供应商能否完成订单,并在7月底前将货物装船。

洛杉矶港执行董事吉恩·塞洛卡表示,“90天的期限对于我们行业来说并不算长。” 他指出大型零售商的库存可能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充足的,因为他们在特朗普4月实施关税措施之前已经进口了大量商品。

值得注意的是,30%的关税仍然是一个高昂的价格,这可能会导致一些玩具价格上涨约15%。Basic,Fun公司的福尔曼表示,虽然30%的关税对他的中型企业来说是个挑战,但尚在可控范围内,他可以和供应商以及销售其产品的零售商商量分担增加的成本。

近年来,全球供应链已经经历了疫情、洪水、罢工等多重考验。现在又面临着贸易战带来的不确定性,让物流业倍感压力。尽管航运公司利用疫情期间赚取的巨额利润购置了大量新船,但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他们仍需保持警惕,灵活应对挑战。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贸易战的背景和双方立场: 美中贸易战起源于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征收,旨在减少美国贸易赤字并保护本土产业。中国则认为美国的贸易政策是单方面的、不合理的,并将采取反制措施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 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企业将生产线分散到世界各地,形成复杂的跨国供应链网络。然而,这种网络也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如贸易战、疫情等。

航运业的现状和挑战: 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海运的需求持续增长,导致全球航运业面临运输能力不足、运费上涨等问题。贸易战带来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了这些挑战,使得航运公司难以预测未来市场趋势并制定合理的策略。

进口商的困境和应对措施: 一方面,进口商希望从中国采购商品以获得更低的价格;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会影响到他们的利润甚至生存。一些进口商选择推迟采购、寻找替代供应商、提高产品价格等方式来应对贸易战带来的风险。

未来的展望: 虽然目前美中双方暂时达成了90天的贸易协议,但贸易战的最终结果仍然不明朗。反复无常的政策和不确定性将持续给全球货运企业带来压力,而供应链合作伙伴需要保持灵活性和韧性,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挑战。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