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华人需谨慎,海关审查力度升级
美国海关审查力度升级,赴美华人或面临更大风险
随着全球旅行逐步恢复,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留学生和华人绿卡持有者计划赴美旅行。然而,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的审查力度近年来显著提高,对“敏感群体”的关注更加严苛,令赴美旅行者感到担忧。
专家指出,这与前川普政府推行的强硬移民与边境政策密切相关。尽管移民律师Murali Bashyam表示多数旅行者无需过度担心被拘留,但实际案例显示,CBP确实加大了对“敏感群体”的审查力度。 移民政策专家Camille Mackler也强调,川普政府积极提高驱逐数量,这一趋势对持短期签证入境者、绿卡持有者甚至美国公民都可能产生影响。
川普签署的行政命令明确允许对因政治、文化或宗教观点而“对美国构成潜在威胁”的外籍人士实施拒签或驱逐,一些旅行者称在入境时被质问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发言。现在,旅行者的电子设备和社交媒体账号内容已成为海关关注重点。根据美国法律,尚未正式通过海关的旅客,即使身处美国领土,宪法赋予的部分权利也处于“受限”状态。
律师表示,从你国际航班降落美国土地到通过海关这段期间,第四修正案(保护个人不受无理搜查和扣押)几乎不适用。例如,“普通翻手机”(手动检查)不需要任何理由;而“深度分析”(取证式搜查)需要“合理怀疑”手机中有数字违禁内容。若只是为了协助其他机构,理论上需要搜查令,但在实践中执法不一。
CBP声称他们只检查极少量设备,比例不到0.01%,但相关案例和律师观察指出:政治观点和社交媒体内容越来越成为“隐形标签”。拒绝交出手机密码的后果取决于你的移民身份:美国公民或绿卡持有者有权拒绝,但手机可能被扣押送去解锁,过程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而签证持有者(如B1/B2、F1)若拒绝解锁手机,可能会被当场拒绝入境,甚至被短暂拘押遣返。
为了最大程度降低旅行风险,以下人群建议行前做好准备或寻求专业法律建议:
- B1/B2签证持有者: 确保理解签证用途限制,不得从事带薪工作或超期停留。
- 有犯罪记录或曾逾期滞留的绿卡持有者: 即便是绿卡持有者,若曾有轻微犯罪记录、曾经逾期滞留(哪怕一天),在当前政策下都有可能在返美时被拘押或拒绝入境。
- 国际学生: 需了解是否存在学校纪律记录,是否曾参与政治性言论或组织。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校园内的参与活动、与政治组织的联系都可能成为CBP“额外审查”的理由。
建议旅行者谨慎选择带入手机里的内容,避免携带敏感数据或私人照片。 最终,了解你所持签证的具体规则至关重要。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1. 美国移民政策的复杂性: 美国移民法体系庞大且错综复杂,不同签证类别拥有不同的规定和限制。即使您曾经多次顺利入境,也需要注意当前政策变化对您所持签证的影响。建议在出行前咨询专业的移民律师,确保您了解最新政策要求以及如何合法合规地旅行。
2. “敏感群体”的定义: “敏感群体”一词缺乏明确定义,且其界定可能因不同执法人员而有所差异。 您的政治观点、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社交媒体言论甚至与特定组织的联系都可能被视为“敏感”,从而导致更严格的审查。
3. CBP执法权力的范围: CBP拥有广泛的执法权力,可以对旅客进行搜查、扣留和驱逐。在入境过程中,您部分权利受到限制,例如第四修正案保护不受无理搜查和扣押的权利可能无法完全适用。
4. 您的个人情况: 您的旅行目的、身份类型、出行历史以及社交媒体行为等因素都会影响海关审查的强度。如果您属于上述“敏感群体”或拥有特殊背景,请务必提前做好准备并咨询专业人士。
5. 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如果您在入境过程中遭遇不公正对待或侵犯个人权利,可以寻求美国移民律师的帮助,了解您的法律 recourse 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最终,了解你所持签证的具体规则至关重要。 **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