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老人”记忆秘密:大脑与基因双重优势
超长寿不等于健忘!科学家揭秘“超级老人”记忆秘密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年龄增长不一定伴随着记忆力衰退。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长期追踪一群80岁以上拥有远超同龄人记忆力的“超级老人”,并发现他们的秘密可能隐藏在独特的大脑结构和基因密码之中。
现年85岁的雅克利是一位典型的“超级老人”。她每天积极参与合唱团、制作饰品、运动、阅读和社团活动,并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她的记忆力经过延迟单词回忆测试后,与年轻20到30岁的人相当。研究人员发现这类人并非孤例,他们都拥有远超同龄人的记忆表现。
这项研究揭示了“超级老人”大脑中一些惊人的差异。他们的记忆中枢的Tau蛋白缠结数量远低于一般人,而β类淀粉蛋白斑块则差异不大。Tau蛋白缠结和β类淀粉蛋白斑块是阿兹海默症和其他神经退化疾病常见的病理特征之一,这引发了科学界对目前以清除斑块为主的治疗方法是否正确靶向的思考。
此外,“超级老人”的大脑中拥有更大的内嗅神经元(掌管记忆的重要神经细胞)和更多与社交行为相关的纺锤体神经元。研究人员推测这些结构优势可能是先天性的,但团队正在深入细胞分子层面寻找保护机制。
虽然基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研究共同作者、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副教授格芬强调,“超级老人”并非单靠遗传。许多人在生活中保持高度的社会联系感,无论是与土地、祖先、艺术,还是家人紧密互动。她说:“你很少看到孤立的超级老人。”
这项自2000年启动的研究计划已追踪近300人,其中只有约10%符合“超级老人”标准。目前仍有101名81至111岁的参与者持续接受研究。尽管“超级老人”十分罕见,但雅克利等人的例子证明,记忆受损并非衰老的必然标志。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什么是Tau蛋白和β类淀粉蛋白? 它们都是大脑中常见的蛋白质,但当他们异常聚集时,就会形成病理特征,比如Tau蛋白缠结和β类淀粉蛋白斑块,与阿兹海默症等神经退化疾病相关。清除这些斑块一直是治疗这些疾病的主要目标。
内嗅神经元和纺锤体神经元是什么? 它们都是大脑中重要的神经细胞类型。内嗅神经元参与记忆形成和回忆,而纺锤体神经元则与社交行为、情绪调节和认知功能相关。
“超级老人”的研究意义: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超长寿人群的记忆秘密,也为我们理解衰老过程中的记忆改变提供了新的视角。它挑战了传统观点,认为记忆力随着年龄增长必然衰退,并提出了新的治疗思路,例如关注大脑结构差异和社会互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未来的研究方向: 研究人员将继续追踪“超级老人”群体,深入探索他们独特的基因密码、脑部结构和生活方式与记忆力的关系。同时也计划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开发新的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症等神经退化疾病的方法。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