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达成:中国“旁门进出”?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达成 中国或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应对

华盛顿(美联社)—— 周一(10月5日),美国、日本等12个太平洋周边国家正式达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中国并未参与其中。尽管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将中国排除在外是难以实现的,中国也可能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抵制影响,但另一些分析人士则指出,该协定并非针对中国,反而可能会促使中国进行积极改革,进而促进“亚太自由贸易区”的达成。

美国政府将TPP形容为一个“高标准”的贸易协议,许多人,包括奥巴马总统本人,都将其视为美国在防止中国主导国际规则方面的胜利。然而,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将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中国排除在外是大错特错。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商学院教授邓兆声指出,中国可以通过替代途径进入美国市场,例如通过中介设计、开发产品,降低关税。他举例说,一些中等规模的中国企业已经在越南设立工厂,利用自由贸易协定将半成品服装从中国运到越南,再运往美国,从而降低三国之间的贸易税收。

邓兆声认为,将中国排除在TPP之外只会加剧世界主要经济大国之间的政治紧张局势,甚至可能导致两个重叠的贸易集团形成,彼此需要却又互相不信任。他建议构建一个包含中国的区域贸易协定,以提高经济效率并改善中美之间的政治互信。

另一方面,RCEP可以被理解为中国应对TPP影响而另立的门户。该协定的第10轮会议将于10月12日至16日在韩国釜山举行,有报道称,TPP的达成可能会刺激中国力促在2015年达成RCEP。

然而,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全球经济与发展领域研究员乔舒亚·梅尔泽认为,RCEP无法替代TPP。“最终会是一个标准很低的协议,部分原因是因为印度。”他指出,印度非常担心来自中国的进口,并在贸易协定的谈判中一向保持谨慎态度,因此RCEP的标准会非常低。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贸易政策专家马修·古德曼则认为,虽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算大,但依然很重要,可能会迫使中国进行一些改变,甚至促使美中双边投资协定的达成。他强调TPP并非针对中国,而是旨在吸引中国加入,并刺激其采取措施满足高标准要求。“我希望这个计划最终能让中国加入或是演变后的其他贸易协定,甚至可能是中国所说的亚太自由贸易区等。”

古德曼指出,中国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宣布的一些改革措施可以满足TPP的高要求。他补充说,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一部分,没有人有能力或是有意图将中国排除在外。

多伦多华人交流群(置顶)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