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医疗开启国内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实验
国内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成功启动 阶梯医疗携手受试者开启“意念操控”新纪元
**上海——**2023年5月8日,上海阶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阶梯医疗”)在媒体沟通会上展示了一段令人惊叹的视频:一名四肢瘫痪的受试者通过脑机接口设备玩起了“马里奥赛车”游戏。他紧盯着屏幕,仅凭意念就让赛车灵活移动,极速飞驰。术后一个月,这位受试者已经能够通过意念操作电脑,玩赛车和下棋等游戏。
阶梯医疗创始人、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研究员赵郑拓介绍,这是国内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在注册前的前瞻性临床实验,该公司也成为继马斯克的Neuralink之后,全球第二家开展此类试验的公司。这次试验旨在验证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最终将该产品推向市场,帮助更多患者实现“意念操控”。
超柔性电极 突破技术瓶颈
此次试验的核心在于阶梯医疗自主研发的超柔性电极。与传统硬质电极相比,新一代电极更加柔软轻盈,能够贴合脑组织,有效降低电极脱落风险。据悉,在之前由Neuralink公司开展的临床试验中,许多受试者出现了大规模电极位移和脱出问题,使得信号质量大幅下降。
李雪,阶梯医疗研发负责人表示,“我们设计的电极具有超柔性,不仅尖端部分进入脑组织,还有很多冗余的部分在颅骨和脑组织之间形成弯折,可以有效对抗位移。此外,微创手术减小了空气进入脑部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了脑组织移动的风险。”
从训练到应用:一站式解决方案
阶梯医疗不仅提供先进的电极技术,还致力于打造一站式解决方案。受试者将首先进行对电子设备的控制训练,例如操控手机、平板电脑上的光标。下一步,他们将尝试对机械臂、轮椅等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帮助完成抓握等操作。整个训练过程将在3到6个月内完成。
未来展望:加速脑机接口发展
赵郑拓表示,阶梯医疗致力于推动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并期待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共同推进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他强调,“我们希望在国内建立第一条MEMS(微机电系统)医疗器械级别的产线,使脑机接口前端电极从实验室概念变成成熟可靠、可量化生产的产品。”
据悉,阶梯医疗预计于明年年初推出下一代产品,该产品通量将提升四倍,能够满足更复杂物理终端设备的控制需求,同时还将开发语言解码功能。未来,脑机接口技术有望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为高位截瘫、截肢等患者带来福音。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脑机接口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它是一种连接大脑和外部设备的技术,允许人们通过意念控制外部装置,例如轮椅、机械臂或计算机。BCI 技术目前主要分为非侵入式和侵入式两种:
- 非侵入式 BCI: 使用传感器记录脑电信号 (EEG),相对安全且成本较低,但精度有限。
- 侵入式 BCI: 将电极植入大脑深处,可以直接读取神经信号,精度高但手术风险较大。
阶梯医疗的创新:
阶梯医疗此次临床试验采用的是一种 超柔性电极 技术,相比传统的硬质电极具有以下优势:
- 降低电极脱落风险: 超柔性电极能够贴合脑组织,有效避免电极位移和脱出。
- 减少手术风险: 微创手术方法减小了空气进入脑部的可能性,降低了脑组织移动的风险。
未来的应用:
脑机接口技术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医疗领域: 帮助瘫痪患者恢复行动能力,改善认知功能,治疗神经疾病等。
- 辅助控制: 操控智能家居设备、遥控车辆等,提高生活便捷性。
- 游戏娱乐: 通过意念操控游戏角色,带来更沉浸式的体验。
伦理与挑战:
BCI 技术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伦理和挑战:
- 数据安全: 脑信号是个人隐私信息,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其安全。
- 技术垄断: 少数公司掌握关键技术,可能会导致市场垄断。
- 社会影响: BCI 技术可能会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模式,甚至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总结: 阶梯医疗的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标志着该领域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BCI 技术有望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网友评论:
- “意念操控”?别忘了“脑电波”洗脑!下一步会不会开发一种控制人们想法的芯片? 马斯克又要出招了?
- 四肢瘫痪玩游戏?这太棒了,现在终于能体验到被“无视”的感觉。
- 超柔性电极?听起来像某种新型卫生棉。
- 一站式解决方案?我怀疑这个方案只是为了解决受试者大脑过度疲劳后的抱怨,毕竟控制赛车和下棋都比现实生活要累吧!
- 从训练到应用,3到6个月?那以后能不能开发一种“意念催眠”的脑机接口,帮我直接把工作做完?
以下是一些网友对这篇文章的一些评论...。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积极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