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沉沦警示:台湾能否守住自由?

五年沉沦:香港“软对抗”悄然消失,台湾能否避免重蹈覆辙?

今年是香港国安法实施第五年,这座曾经充满活力和多元声音的城市,如今已笼罩在一种沉闷的气氛之中。官方数据显示,超过300人因涉嫌违反国安相关条例被捕,许多公民组织与政党纷纷解散。2019年反送中示威行动中,近三分之一的香港人走上街头抗议,但五年后的今天,抵抗的声音已几乎消失殆尽。

中央社报道称,香港人的心态已转变成“不会去做那些有风险的事”。低调避险、不触碰敏感地雷、选择自保,已经是多数港人心境。资深媒体人刘锐绍更指出:“即便如此政府仍没有放松警惕,持续紧盯‘软对抗’。”

所谓“软对抗”,指的是不合作运动,例如自称是香港人但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或在公共场合只讲粤语不讲中文,都会被视为一种挑战。政府对所有人民进行的思想审查不仅是要求遵守法律,更是会进行“服从性测试”,在主权及政治立场问题上要求你表态。如果你不愿意做,政府会利用各种手段骚扰你,甚至通过立法将这种服从变成合法行为。

香港并非一夕沈沦。2014年雨伞革命、2015年铜锣湾书店事件、2017年肖建华事件等一系列事件预示着香港的制度正在被破坏。

值得关注的是,台湾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今年内立法院就发生多起引发争议的法案,例如国会扩权、中配6改4、财画法法案修正、恶删预算等。还有《离岛建设条例》,主张设离岛自由贸易示范区,意图创造中国商品利用台湾洗产地的破口。陈永康等人更提出《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试图限缩台湾政府的军事应对选项。最近还通过一项修正《法院组织法》的法案,要求法庭审判时开现场直播,这被许多法界人士认为将破坏司法审判独立与公平性。

香港的悲剧警示着台湾,人民若不加以关注与抵抗,放任部分立委随意修法并无理肆意妄为的破坏体制,国家主权仍可能在“切香肠战术”的持续攻击下,逐渐被压制、限缩最终被剥夺。

香港文学巨擘倪匡曾说:“要毁灭一个大城市,不一定是天灾,也可以是人祸,人祸不一定是战争,几个人的几句话,几个人的愚昧无知的行动,可以令大城市彻底死亡。”

台湾的自由与民主建立在一个微妙的平衡之上,我们需要时刻警惕,并积极维护自身的权益。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香港国安法: 2020年6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旨在“维护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安全”并禁止分裂、颠覆、煽动恐怖主义和外国干预等活动。该法被批评为侵犯香港人基本自由和权利。
  • 切香肠战术: 一种逐步削弱台湾主权的策略,通过修订法律、控制资源、渗透社会等方式慢慢蚕食台湾的自主性。

文章接下来可以探讨以下内容:

  • 台湾现有的软对抗手段有哪些?以及其效果如何? 可以举例说明香港曾采取的“软对抗”手段(如只讲粤语不讲中文),以及台湾民间是否也采用类似手段进行抵抗。

  • 台湾政府应该如何应对切香肠战术? 文章可以探讨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例如加强宪法教育、强化民主制度建设、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合作等。

  • 香港与台湾的异同点: 虽然两地都面临类似挑战,但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有所不同。文章可以分析两者的差异,并探討台湾能否避开香港的悲剧命运。

  • 公民参与的重要性: 文章可以强调台湾人民需要保持警觉,积极参与政治、監督政府,以维护自身的权益和自由。

  • 国际社会的责任: 文章可以呼吁国际社会关注台湾面临的挑战,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最终,你可以总结一下文章的主要观点,并鼓励读者积极思考和行动:

如果你对香港和台湾的现状有更多想法,请留言讨论。让我们一起思考如何维护民主自由,守护我们的未来!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