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VS蹲坑:卫生间新赛场

马桶VS蹲坑:卫生间内卷新赛场

近年来,“厕所”这一曾经被忽视的公共设施,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商场、景区等地方,马桶与蹲厕的选择引发了热议,也成为了衡量一个场所档次的重要指标。

从价格上看,相同品牌的蹲便器价格通常是马桶的一半,后期维护成本也更低。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清洁易行,这些都是蹲便器的优势。然而,商场却偏爱安装马桶。一方面,因蹲厕需要额外抬高地面形成管道缓冲区,增加了前期规划和建设成本;另一方面,“厕所用马桶”成为了高端商场的“准入门槛”。装马桶的厕所虽然下限可以较低,但上限却更高。柔和灯光、明亮镜子、高级香氛以及光洁干净的马桶(甚至智能马桶),都成为商场凸显高端定位、吸引消费者停留的武器。

对于很多人来说,抱怨的并非“马桶”本身,而是“太脏的厕所”。所谓的“呼吁把马桶全变蹲坑”,也仅仅是在两种脏之间选择了没那么“贴身”的。一些媒体曾做过街头采访,结果显示许多人表示,如果厕所里有配一次性垫纸或专门的消毒液,会更愿意选择用马桶。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公共场所越来越重视厕所卫生和体验。一些网红商场把厕所装修成了打卡地,甚至有“必去清单”和“打卡攻略”。胖东来超市给马桶安装了自动更换的一次性薄膜,也被誉为“公共马桶的最佳方案”。

景区、地铁站等仍然以蹲厕为主,但也都在不断改造,提升舒适度。例如加高隔间门增加隐私性、重做通风系统、使用一体不锈钢材质减少卫生死角等等。

从“必吃榜”到“必拉榜”,厕所也成为了人们社交平台上分享的谈资。马桶派还是蹲厕派?你的答案是什么?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公共厕所的“内卷”并非仅仅局限于马桶与蹲坑的选择,更深层地反映了人们对公共环境质量、舒适度和卫生条件的追求。 这场“内卷”也催生了多种创新解决方案,例如:

  • 智能化技术: 智能马桶能够自动冲洗、烘干、杀菌等功能,提升使用体验;
  • 个性化定制: 根据不同人群需求,设计不同类型的厕所,例如老人、儿童专用厕所等;
  • 可持续发展: 使用节水型冲水系统、环保材料建造厕所,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厕所革命”还推动了公共空间管理的升级。 许多城市政府开始重视公共设施建设和维护,制定更加严格的卫生标准和管理规范,并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树立文明使用厕所的意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厕所”不再仅仅是功能性的场所,而是成为体现城市形象、彰显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