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勾结”案:审判或将走向何方?

黎智英“勾结”案結案陳詞後,審判將如何推進?

黎智英因涉嫌“勾結外国势力”而受到香港特區政府起訴,案件於近日結束結案陳詞。但審判的下一步發展仍充滿變數。

國際聲援、香港官方反駁

自黎智英被捕以來,國際社會對其遭遇表達了關切。2021年6月,《蘋果日報》停刊後,美國總領事梅儒瑞曾發表言論批評香港政府,並促請釋放黎智英。此外,“對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成员、英國下議院議員索贝尔向教宗良十四世遞交信函,呼籲教宗為信奉天主教的黎智英發聲。

香港特區政府反駁這些言論,稱黎智英在獄中“一直獲得適切的治療和待遇”,並強烈譴責美方及其他人士“刻意誤導公众、一而再抹黑《香港國安法》”。

審判程序及可能走向

據香港法律,合議庭將另訂宣判日期。若裁定部分或全部控罪成立,法庭先會聽取辯方求情,也可能索取一些评估報告,然后再判刑。因此,判決與判刑不一定会在同一天發生。

由於黎智英“勾結”案已知涉及六名已认罪的《蘋果日報》编采人員,法庭很可能一并处理求情与判刑事宜,这会影响到所需时间。

值得關注的是,《香港国安法》案件由香港法院审理,但國安公署有权转移管辖至中国大陆。若国安公署认定出現以下情况,則可行使管辖权:

  • 案件涉及外国或者境外势力介入的复杂情况
  • 香港特别行政区管辖确有困难的情况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无法有效执行本法的严重情况
  • 国家安全面临重大现实威胁的情况

若国安公署行使管辖权,整個刑事程序将被推倒重来。國安公署取代香港警察国安处侦查案件,中國最高检察院取代香港特区律政司指定檢察机关,再由中国最高法院取代香港特区司法机构指定法院审理,整个过程按照中国《刑事诉讼法》等规定進行,不再适用香港特區法例。

黎智英自2020年12月以來一直被收押,案件發展引發外界關注。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香港国安法: 这是2020年由中国中央政府颁布的一部法律,旨在维护香港的安全和稳定,但也被一些人批评为侵犯言论自由和基本权利。
  • 黎智英的政治背景: 黎智英是香港著名的民主活动人士和前《苹果日报》总编辑。他长期主张香港自治,并支持反送中运动。
  • 国际社会对香港局势的关注: 西方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一直密切关注香港的情况,并对香港政府的做法表达担忧。

案件走向的可能性:

  • 香港法院审理判决: 最有可能的结果是香港法院根据香港法例审理此案,并在未来几个月内作出裁决。考虑到黎智英“勾结”罪名的严重性以及涉案人员众多,刑期可能会比较长。

  • 国安公署介入移交大陆审理: 尽管可能性较低,但如果国安公署认为香港法院无法有效执行《香港国安法》,或者案件涉及外国势力介入复杂情况,也有可能将案件移交给中国大陆进行审理。这将意味着黎智英将面临在中国法律体系下接受审判,可能导致更严厉的处罚。

  • 庭外和解: 虽然目前看来不太可能,但双方在未来的谈判过程中,也无法排除庭外和解的可能性。但这需要双方作出重大妥协,并且需得到香港特区政府及中央政府的批准。

未来走向的影响:

黎智英案件的最终结果将对香港的政治局势、法治体系以及国际社会对香港的看法产生深远影响。

  • 如果法院判决黎智英有罪并处以重刑,这可能会加剧香港的政治分化,并进一步削弱国际社会对香港的支持。
  • 如果国安公署介入移交大陆审理,这将意味着香港的司法独立受到挑战,并将进一步加剧香港与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