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街景偷拍警察惹争议 被判赔12500美元
Google街景偷拍阿根廷警察惹争议,被判赔12500美元
Google地图的街景服务便利了许多用户,但偶尔也会捕捉到不该拍到的画面,引发隐私争议。最近,一宗发生在阿根廷的事件让Google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2017年,一名警察在家中庭院裸体行走,虽然院子周围有约2米高的围墙,但路过的Google街景摄影车还是拍下了他裸体的照片。这些照片后来被网络疯传,甚至曝光了他的住家地址,造成极大困扰。
该男子控告Google侵犯隐私,Google方面则辩称围墙高度不足以遮蔽视线。原审法院认为男子自身也有责任,不该在院子裸体走动,驳回了诉讼。但该男子不服再提出上诉。最终,上诉法院裁定Google必须支付12500美元的赔偿金,法官指出涉事画面并非拍摄于公共空间,而是在围墙内的私人住宅范围,拍摄行为构成“明显的隐私侵犯”。
这起案件再次提醒人们,即使在自家院子,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此外,Google街景官方说明指出,用户若发现不当影像,可透过回报机制要求对画面进行模糊处理,包含住家、人物或车辆资讯。然而,这起案例也显示,当防护机制未发挥作用时,用户权益仍会受到伤害。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这场争议涉及到多个层面的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
隐私权与技术发展之间的平衡: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平衡个人隐私权和技术发展的需求是一个永恒的难题。Google街景服务为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可能捕捉到不该拍到的画面,侵犯个人隐私。
-
责任归属的界定: 在此事件中,谁应该承担更多责任?是Google未采取充分的防护措施,还是该名警察在自家院子裸体行走的行为不当?不同人可能会对责任归属有不同的看法。
-
法律法规的完善: 当前的法律法规是否能够有效保护个人隐私权?针对新兴技术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更好地维护公民的权益。
-
用户意识的提升: 作为科技使用者,我们需要提高自身的隐私意识,在使用Google街景等服务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并积极了解相关政策和措施。
如何看待谷歌在未来发展中对隐私权的责任?你认为该怎样平衡技术发展与个人隐私权?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